马克思主义学院三年课程建设规划
日期:2017-12-01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扶需、扶特、扶新、扶强课程建设方向,马克思主义学院整合松江、浦东两校区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立足实际,特制定本院未来三年课程建设规划。

一、本科生公共必修课程建设规划

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和“大学生诚信教育”六门公共必修课。未来三年,学院将以教研室和教学团队为依托,继续加强本科六门公共必修课建设,争取早日把思政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质课程。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建设规划

本课程现有专任教师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博士4人,硕士3(1人博士在读)人,学士1人。2017年计划引进1人。教师职称、学历结构合理,且知识储备比较厚实,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本课程先后获得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和校级重点课程(上海金融学院)建设项目。在此基础上,特制定本课程三年建设规划如下:

1.课程建设目标

争取在三年内将本课程建设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努力达到师资队伍素质过硬、教学条件完善、教学管理规范、教研成果突出、教学质量一流。

2.课程建设措施

1)教学内容建设。紧密中央文件精神和课程实际,优化与调整教材内容,着重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把握热点。

2)教学方法改革。不断革新教学方法与手段,鼓励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继续完善社会实践教学,及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认真落实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将自习辅导、坐班答疑逐渐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三年之中,争取总结出1-2种切实可行的的教学方法。

3)试题库建设。为保证考试能够客观、公正地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试题库建设必不可少,争取在三年内建设成覆盖全教材、题型多样、重点突出、难度适中的试题库。

4)师资队伍建设。虽然我们已经拥有一支较好的教师队伍,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教师的数量还不能完全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争取尽快补充1-2名年轻教师到岗。另外,还要重视教师的知识更新问题,尽量保持教师始终站在本学科的前沿,争取每年都能够为至少一位教师提供境内外进修、访学的机会。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建设规划

本课程现有专任教师1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博士9人,硕士3人,学士1人。2017年计划引进1人。近些年来,本课程先后获得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2011年)、上海市精品课程(2014年);3人获得上海市思政课教学比赛二、三等奖。未来三年建设规划如下:

1.建设目标

争取将本课程建设成为国家精品课程。“概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干课程,在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正在建设成为市教委精品课程。争取在2017年市级精品课程结项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

2.建设措施

1)进一步凝练课程特色。紧密结合我校财经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概论课”政治素养和理论素养的内容特色,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科基础,促进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

2)创新教学方法。针对“概论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联系密切、教学实效性强、学生思想复杂多样等特点,以话语体系的转换为引领,创新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学法、专题教学法、讨论式教学学生主讲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力求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加强网络课程建设。利用自媒体和“微课”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建设网络课程、案例库、习题库等,增强理论教学的有效性。

4)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强化集体备课,发挥每位教师的专长。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和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备课。注重研究学生,尤其是95后学生的思想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5)实行同行听评课、优秀示范课堂制度。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促进任课教师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教研室每位教师都要互相听、评课,特别是向教学效果优秀的老师虚心学习,取长补短。实行以老带新、以新促老,要求新任教师必须听课一学期。

3.建设步骤

1)2017年上半年,完成上海市精品课程的结项,完成“概论课”的网上教学平台建设,对专题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2)2017年下半年,完成“概论课”两个校区的课程对接,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形成一体化。

3)2018年,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规划

本课程现有专任教师8人,其中副教授4人,讲师4人;博士4人,硕士4人(1人博士在读)。1人获得上海市思政课教学比赛一等奖。本课程现为校级精品课程,未来三年建设规划如下:

1.建设目标

课程建设的核心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目标:

1)提高课程的内容质量,确立关键话题,建立理论支撑。“基础”课教材内容比较关注大学生的生活课题,而缺乏理论的严密性,因此,在三年建设期内,我们将以关照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开展课程内容研究,以确立每章的关键话题,并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思想,在授课内容上广泛援引各学科的相关理论,建立授课的理论支撑。

2)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喜爱和关注度,学生评教达到良好及以上,并通过学生评教推动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3)进一步增进师生互动,推动师生互伴计划实施。每学期通过教学检查、个别谈心、指导课题、答疑解惑等途径,增加师生课外交流的频率和深度,增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为导师制和师生互伴计划打下良好基础。

    2.建设措施

1)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色是指在教材的引领下,教学以解答学生的困惑为目的,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内容,以学生欢迎的方式为手段。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需要做以下功课:一是深化对教材的把握;二是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三是继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四是完善多媒体课件。

2)继续探索实践教学手段。本学期开启了实践教学方法的尝试,初步形成了一些较好的实践教学方法,在明年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完善、提高。一是完善“学生讲坛”的研究过程。“学生讲坛”经多轮尝试,已颇有成效。今后要通过对其研究、准备过程的考察,督促学生加强讨论、合作。使这个教学环节的功能增强。二是指导调研与参观。这些活动效果良好,今后要坚持,并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如:调研方法与选题的指导,参观前的资料准备,活动中讨论交流的方法。

3争取开设选修课体系。“基础课”的理论是开放的,因此,与此课程接口的研究领域很广,可以有系列的课程与之衔接,继续拓展、深化这门课的教育效果。如: 已经开设的《亲密关系》拓展对爱情、婚姻伦理的教育,《大学生情感教育》指导大学生的恋爱与人际关系。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课程用以拓展理想、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法律与道德关系的教育等。

(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规划

本课程现有专任教师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博士7人,硕士1人。2人分获上海市思政课教学比赛一、二等奖本课程现为校级精品课程,未来三年建设规划如下:

    1.课程建设目标

本课程拟以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为基础,力争未来三年纲要”建设成上海市重点课程。

2.建设措施

1)教学体系建设。一是课堂教学体系建设以教材为基本依据,吃准吃透教材、消化教材内容、领会教材精神;合理设计与编排教学内容,不断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力求实现教材体系向课堂教学体系转化。二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根据《纲要》课程特点及我校学生的前期知识储备实际和思想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方案,如,小组PPT主题展示、讨论、辩论,或在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和参观考察,每学期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举办1次学术报告,以期探索和构建出一套学生乐于参与且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之自觉契合。

2)教学资源库建设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总体建设规划,计划在年内基本建成《纲要》课教学所必需的教学资源库并实现网络共建共享。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的优势,继续开发和完善网络教学平台,进一步拓宽教学渠道,强化教学实效性。

3)师资队伍建设。一是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定期组织学习、培训、教学观摩和考评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二是通过“传、帮、带”方式培养骨干教师、教学领军人和学术带头人,鼓励中、青年教师博士后研究或者国内外访学,引导初级职称、中级职称教师继续晋升高级职称。三是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相关学术活动和学术会议,提升教师的学力和识见。四是加强教学检查督促与考核评估,力求在学生评教和教学评估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3.建设步骤

(1)2016-2017年工作:一是建设一套完善的试题库和试卷库。二是制定课程标准、编写统一教案、制作统一课件,并实现教学资源网络共享。三是实现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说课评课及教学观摩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四是采取抽样调查、网络问卷和定期召开学生座谈等方式,引导学生客观而全面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并对学生的反馈意见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

(2)2017-2018工作一是有效推动教学改革。根据社会发展现实和大学生思想特点,具体规划教学内容,完成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之转化。二是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编制实践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设计方案,积极探索出一条普通高校纲要实践教学的新路子和新模式。三是协同合作,打造本课程的教学特色,积极申报校级精品课程和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

(3)2018-2019年工作:一是积极申报纲要课”上海市精品课程。二是是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搭建师生互动的交流平台,实现课程标准、教案、教学进度表、教学课件、习题训练、参考书目、教学视频和教学影像资料等教学资源网络共建共享,建成一个资源丰富、功能完备的课程网站。

(五)“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规划

“形势与政策”课程归属马克思主义学院,目前已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为主体、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为补充的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根据上海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施意见》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提出的要求,围绕我校“十三五”规划中关于大学生德育教育目标,结合我校在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力争用三年时间,通过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加强教学和教学资料建设、加强队伍教师队伍建设、加强组织领导与保障措施以及加强教育研究和校际合作等方面建设,形成我校独特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体系。

    1.建设目标

(1)培育以“形势与政策”教育为核心的思政工作室项目,组织申报校级教学成果

(2)积极参与教育部、上海市教委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探索,参加全国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成果研究会、现场教学观摩会,集中展示我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成果、经验和典型案例,争取纳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优秀成果和重点培育项目。

(3)打造“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品牌,积极参加上海市“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竞赛等重要活动。

2.建设措施

(1)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探索模块化、专题化、小班化教学形式。模块化教学方式有效运用授课老师专业背景优势,在授课过程中突出主要知识点传授和基本原理解读;专题化教学方式围绕教学内容、国内外形势政策和社会热点,以专题形式引导学生掌握理解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小班化教学针对理论热点和难点,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开展讨论。

(2)开发建设在线教学平台,积极推动以精品课程、教学微视频、辅导报告等为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研发和建设。鼓励教师运用易班学院等新媒体技术手段,加强师生线上与线下互动。探索课堂内外融会贯通的教学实践新模式,课内采用案例讨论、演讲辩论等形式,课外建设采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多形式的社会考察和调查研究。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严把思政课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加强政治方向、理论基础、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考查。遴选校内外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优秀教师、先进人物、优秀辅导员和杰出校友等兼任思政课教师,组建包括专业教师和学生工作者在内的多元结构的“形势与政策””师资队伍,创新教研室体制架构和组织形式。开展观摩教学公开课、集体备课、课程研讨等教研活动,加强教学培训。培育校内思政方面的名师工作室,专项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团队建设。

(4)加强统筹协调,健全保障机制。成立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建设开发团队,建立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体,相关党政部门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推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专项督查,从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特色项目等方面开展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建设规划

 

本课程实行教学团队制,现有专业教师4人,教授2人,副教授2人,博士2人,硕士1人,学士1人。为适应我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依照中宣部、教育部2010年高校研究生思政课设置方案(教社科〔2010〕2号),特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本课程为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2个学分,34学时。根据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研究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特制定未来三年课程建设规划。

1.建设目标

1)开发建设在线教学平台,积极推动网上课程建设。借鉴其他高校经验,开发网络教学课程,将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微视频、教学案例、专题辅导等建立在线数据库,实现师生线上与线下互动。

2)积极申报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和市级精品课程建设。通过进一步优化师资力量,打造教学团队,加强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推进研究生思政课建设理念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力争将研究生思政课建设成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和市级精品课程。

2.建设措施

1)整合教材内容,实施专题教学。整体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内容结构,形成若干有内在联系的知识板块,深入推动专题教学,不断提高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服务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

2)加强团队建设,提高课程建设能力。鼓励、支持研究生思政课教师积极参见上海市和国内的研究生思政课建设活动,开拓学术视野,改进教学思路和方法,不断提升我校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能力和建设水平。

3)建设课程网站,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的优势,开发和完善网络教学平台,深化校际合作,进一步拓宽教学渠道,强化教学实效性,扩大我校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影响面和辐射力

4)凝练学科方向,打造课程品牌。立足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实际和团队优势,深化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凝聚学科方向,形成优势课程,积极申报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和市级精品课程。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特色课程建设规划

“大学生诚信教育”课是我校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今年7月,学校通过校长办公会议决定的规格和方式,正式将该课程划归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这是对我院课程建设和教学组织的水平和能力信任和考验。

诚信教育体系是我校继承以“信”为核心的传统教育理念基础之上,经过几代立信人的不断发展、完善、创新而形成的一种学生德育工作机制。近年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一直以来,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按照“六环节、六目标”的诚信教育总体架构,自2012年起,学校先后组织编写了《大学生诚信教育》和《大学生诚信教育经典案例》两本教材,并于同年秋季面向全校大一年级学生正式开设了 “大学生诚信教育”公共必修课,0.5个学分。单独设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诚信教育,在上海高校尚属首创,所以“大学生诚信教育”课又被称为我校的原创课程。

1.建设目标

基于上海市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和学校“诚信教育,学验并重”的办学特色,创新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培养机制,建构新型诚信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并展开相关理论研究工作,以丰富诚信教育理论,培养有能力做出道德选择的高素质应用型财经人才。

2.建设措施

1)完善理论教学体系。到目前为止,“大学生诚信教育”课程已开课四学年,已基本形成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和独特知识系统的教学体系。经过一轮的教学周期,教研室综合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情况,提出下一阶段的修订意见。今后要增加教材中的诚信案例,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与诚信的关系,考察传统诚信观的演变与发展,以及如何继承和扬弃传统诚信观,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诚信社会建设提供深厚的文化资源。

2)探索课外体验教学。诚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与以往的德育课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所不同的是,“大学生诚信教育”课程不仅重视课堂的理论环节,而且更加注重体验式的实践教学。本课程将不断发展、完善、创新诚信教育内涵,从入学教育、校园文化、专业教学、日常教育、毕业教育等环节入手,依托上海市百老德育讲师团、“三馆”(校史馆、钱币博物馆和中国会计博物馆)和陈云故居、龙华烈士陵园等载体,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邀请成功校友返校做诚信事迹报告,同时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做到在教书育人中讲诚信,在管理中体现诚信,在服务中贯彻诚信。

3)开展诚信实践活动。每学年举办1-2 “大学生诚信教育论坛”和“大学生诚信案例大赛”,营造讲诚信、做诚信人的良好氛围。同时健全和完善我校大学生“诚信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4定期开展以诚信教育为核心的相关德育课程教研活动,聘任老领导老教师,加入教授、副教授开展课程建设和践习改革,明确团队所承担的课程任务,加强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的经验交流,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的整体水平。

5)凝聚力量,整合队伍,积极组织申报上海乃至国家教学成果。近些年来,我校广大教师十分重视诚信研究,历任领导都十分重视诚信教育的项目申报和教学成果的总结上报。今年将组织申报上海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成果。

6)围绕诚信教育组织开设诚信教育类公共选修课。结合当前市教委大力推进上海大学“大国方略”系列课程进各校、进课堂的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积极申报“信用中国”通识类选修课,既是诚信教育的有序延伸,又可申报市级教学改革十点项目,争取成为上海高校第三批“大国方略”系列试点学校。

四、通识类选修课程建设规划

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开设人文社科类、地方历史文化和国际视野类选修课程20多门,包括“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中国社会热点问题透视”、“台湾政坛风云”、“上海城市史”、“西方智慧”、“欧洲文明十六讲”、“亲密关系”和“大学生情感教育”等课程,为提升我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搭建了良好平台。适应我校人才培养的需要,特制定未来三年建设规划如下:

1.建设目标

1)遴选一批教学有特色、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喜爱的通识类选修课,打造特色教学品牌,形成有影响力的课程集群。

2)加强优质选修课建设,积极申报校级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

2.建设措施

1)进一步优化课程资源,突出课程特色。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吐故纳新,充实教学内容,凝练课程特色,形成标识性的人文社科、地方特色或国际视野类三大课程体系。

2)开展教学结构性供给侧改革,创新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开展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专题式教学,运用翻转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教学微视频、网络课程、互动社区等,加强师生互动,推动课程建设的现代化。

3)整合课程师资力量,开展团队制教学。改变原来“一位老师一门课”的单打独斗教学格局,整合师资力量,形成教学团队,通过集体备课、集体授课,改善课程建设的单一结构,提升课程建设实效。

4)扩大课程影响力,多开设高质量的跨校选修课。本着“成熟一个,开设一个”的原则,把学院富有影响力的课程品牌推介出去,提高课程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优质课程做到资源共享。

5)推行课程项目制,筹备申报校级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学院将采取项目制的办法,加大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优质选修课积极申报校级重点课程乃至精品课程,提升学院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6年11月7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