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为了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有效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开拓教学科研创新,中国近现代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团队于松江校区长乐楼614会议室举办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学术讲座”暨“课题申报辅导”会。本次活动邀请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张贵洪教授主讲。张贵洪是上海联合国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联合国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南亚学会常务理事、中印友好协会理事、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理事。此次活动由中国近现代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团队负责人隋淑英教授主持,马院各教研室教师代表参加了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妍致欢迎辞,强调国际组织和外交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和课程建设的意义,不但能增强国际视野,对于学院开展诚信系列党课之一“诚信外交”也非常有借鉴意义。
此次活动包括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张贵洪教授以“新中国外交70年:中国与联合国”为题,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全球治理思想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探讨了中国与联合国成立、新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与联合国维和、新时代中国的联合国外交等方面的问题。张贵洪教授认为,中国为联合国的全球安全治理和国际公共安全产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肩负起了和平大国的责任,展显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在新时代中国的联合国外交方面,张贵洪探讨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战略部署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他认为,中国的联合国外交正从“建设性参与”向“引领性参与”转型。他主张,中国应通过与联合国2030议程对接、与联合国专门机构共建、利用南南合作平台和框架这些路径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最后,他指出,在中国的联合国外交中也存在一些短板,比如中国所发起的议程较少;在人员任职方面也存在三方面的缺陷,即财政贡献多但管理人员少;政府派遣多、考试入职少;形象大使多、顾问特使少。他认为,中国应强化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输送方面的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李金祥和张光润博士做了交流发言。李金祥以“新时代中国外交和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增长点”为题,结合兄弟马院的一些切实经验和做法,探讨了立信马院把中国外交作为学科增长点的可能性和路径。张光润以“联合国与文明对话”为题,认为联合国是文明对话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我们在参与联合国的文明对话过程中,在向世界提供中国智慧的同时,应坚持文化自信,要有主体意识。
在这次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张贵洪教授作了课题申报辅导。张教授主持了国家、教育部、上海市等级别的十多个项目。在辅导过程中,他结合自己的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两个标书,详细讲解选题和指南、主持和团队、现状意义、框架内容、思路方法、研究创新和重点难点等方面的填报技巧。马院老师们与张教授展开了热烈的互动。张教授也结合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区情和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校情,为马院老师提供了申报项目的指导性意见。